梁思成手绘之美-中国古建筑图稿集
摘要:图片 1-北平清故宫文渊阁(清乾隆四十一年建) 图片 2-北平市清故宫三殿总平面图(明末及清建) 图片 3-敦煌石室画卷中唐代建筑部分详图 图片 4-汉画像石中建筑数种 图片 5-汉石阙数种 图片 6-河...
图片
1-北平清故宫文渊阁(清乾隆四十一年建)
图片
2-北平市清故宫三殿总平面图(明末及清建)
图片
3-敦煌石室画卷中唐代建筑部分详图
图片
4-汉画像石中建筑数种
图片
5-汉石阙数种
图片
6-河北赵县永通桥(俗称小石桥,金明昌间褒钱而建)
图片
7-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平面
图片
8-江苏吴县罗汉院双塔
图片
9-历代斗拱演变图
图片
10-清官式三孔石桥做法要略
图片
11-山东曲阜县孔庙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建)
图片
12-山西大同县善化寺大雄宝殿(辽中叶建)
图片
13-山西大同县善化寺山门(金天会八年至皇统三年间建)
图片
14-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大中十一年建,857 A.D.)
图片
15-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
图片
16-山西榆次县永寿寺雨花宫(宋大中祥符元年建)
图片
17-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图样要略
图片
18-唐代佛殿图(摹自陕西长安大雁塔西门门楣石画像)
图片
19-云冈石窟所表现之北魏建筑
图片
20-中国建筑之“Order”(斗拱,檐柱,柱础)
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学社于1930年2月在北平正式创立(中国营造学社发轫于中国建筑学者在美国庚款资助下于1929年开始的关于《营造法式》的系列主题讲座。),朱启钤(曾官至代理国务总理)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分头研究古建筑形制和史料。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编辑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46年停止活动。(营造学社的书稿、照片、图纸等资料现在多保存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
1932年到1946年的十多年时间里,梁思成先生和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自发开始了抢救式的考察古建筑之旅。学社成员先后调查了全中国137个县市,1823座各类古建殿堂房舍,详细测绘建筑206组,绘制了测绘图稿1898张,经他们调查被重新发现的珍贵建筑遗存上起汉唐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均有分布,整理出了清晰的中国古建筑发展脉络。许多现在名扬海内的珍贵古建筑如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均系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经田野调查和详细测绘研究而被人们重新认识的。
这里展示的设计图出自《图像中国建筑史》的一部分,是梁思成先生及其助手莫宗江笔下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图,达到了当时的世界一流水准,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插图中的经典之作。这些图纸一方面秉承了西方建筑学的制图手法及其蕴含的古典主义美学精神,一方面又创造性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工笔和白描的技巧与神韵,呈现出了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特殊美感,这是西方和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建筑时都不曾达到的艺术境界,在世界建筑史经典著作的插图风格中也可谓独树一帜。
欢迎访问网址 艺术维基网站https://yishu.wik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